中華隊,是多少運動員追求的目標,很幸運的,我曾經參與在其中。2007年首次入選2020年決定卸下國家隊戰袍,中間有太多的回憶,要感謝的人太多。
依稀記得當年接到入選電話時的那種興奮,20出頭歲的我,就像劉姥姥逛大觀園一般,什麼事情都很稀奇,也什麼事情都深怕犯錯,做不好,但事實證明,我想太多了,第一年進去,最菜的我,幾乎是什麼都沒辦法跟上,無法達到和學長們的水平啊,所以我就做好最簡單的事就好“顧水杯,拿毛巾”。
以上當然是玩笑話;中華隊是集結各路好手的地方,每個人各有所長,良性競爭,但也互相扶持幫忙,每一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集訓時間裡,大家住在一起,訓練在一起,吃飯在一起,打屁當然也要在一起,每年或許有新成員的加入,但奇怪的是,在這個團體裡,大家就好像都是認識很久一般,可以馬上就像家人般的親近,裡面的學長,就像是家裡的大哥,總能夠在任何時間點是適時的給予幫助,場上有疑問,馬上解惑幫助,也因為中華隊讓我在籃球的生涯當中有相當大的幫助。
先來說說為何選擇今年續戰國家隊,如前面所提,我受惠中華隊太多了,單純就是覺得必須要回饋,因為這也是從十多年中華隊中學到最重要的東西,一個團隊組成,本來就會有資深和資淺的成員,在我我剛進國家隊那幾年,資深的球員總能用最貼切且精準的提點我們任何場上發生問題的時刻,讓我能夠在短短兩三個月的時間,就像跳級一般讓自己更加進步,使我更覺得如果當我也有這種能力時,我也必須要用相同的方式來回饋給中華隊的新血們,這是一種傳承,一個中華隊的信念。
十多年的中華隊經歷,有過低潮,當然也有讓大家印象深刻,且值得茶餘飯後話當年的美好戰役,大家會問有什麼遺憾嗎?我只能說,遺憾可能是我們無法達到國人對我們的期待,但短短兩個月辛苦的集訓,飽受累積的傷痛,能夠和各個身手矯健的隊友,一同去許多的國家,共同付出百分之百的力量奮戰,我想這些美好的回憶,絕對是在我心中最真珍貴的,也最直得玩味的。
今年選擇卸下戰袍,很單純,只是想要對自己有個交代,在大家口中的黃金世代,我是最年輕的一員,老大哥們陸續的交棒,受惠於中華隊的我,想要延續學長們的傳承的意識,讓自己在籃球生涯後段,也能傳達所長,來教導後輩,讓他們也能開創屬於他們的篇章。
或許我不是中華隊裡表現最出色的那位,但我只想讓大家記得,曾經中華隊裡有一位球員,他叫呂政儒,他是一名還不錯的射手,這樣我就心滿意足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