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運動迷常常可以看到國外的運動員不管身在場內場外,或是運動員的社群媒體,甚至相關的媒體報導,都有許多品牌的贊助/合作,這些不管是產品贊助或金錢支持,都讓運動員在場上努力發光發熱時,可以無後顧之憂。而在國外會有這個普遍現象,也是因為企業本身認同運動員的價值,認為可以幫助企業提升形象,建立良好品牌印象,進而增加產品/服務銷量。
但在台灣,除了少數頂尖運動員能得到品牌青睞外,其他大部分的情況都是企業主本身喜愛該項運動,公營事業政府壓力,甚或公益(ㄐㄧㄝˊㄕㄨㄟˋ)目的,才會找運動員合作贊助。而在這些贊助合作當中,也只有極少部份是長期合作,或是基於商業目的提升銷量而起的。這當然是很可惜的一個現象,以下就幾點說明為何運動員是品牌的好合作夥伴?
一、個人關係 & 帶動情緒 (PERSONAL & EMOTIONAL)
相較於企業透過廣告及其他行銷/銷售活動與消費者接觸,運動員是以個人身份與粉絲建立一對一的關係,粉絲因為對運動員的場上表現、人格特質、外表裝扮,甚至國族情節而喜歡運動員,而運動員在場上的一舉一動也牽動著粉絲的情緒。當運動員表現好時,粉絲會跟著興奮,表現不好時,粉絲也會跟著心情低落,也會私訊運動員加油打氣。而這些牽動粉絲的情緒表現,更加深粉絲與運動員的關係,進而支持或搜尋運動員所穿著/使用/飲食的產品品牌。
二、真實 & 可信任的 (AUTHENTIC & CREDIBLE)
消費者在選擇購買品牌時,常接受其認為可提供與真實有關或值得信賴的人的意見,相較於精心包裝的藝人或重金拍攝自賣自誇的廣告,運動員帶給其粉絲的印象是經由長期場上的表現及印象所累積而成,同時兼具名人、專家(運動相關產品)、一般消費者 等三種代言人身份,故給一般消費者的印象在真實性及可信任這兩項指標上,比行銷活動或其他類型代言人更具說服力及感染力。
三、幫助接觸及成長新目標族群 (GROW & REACH NEW AUDIENCES)
運動項目愛好者及運動員粉絲的族群往往是跨年齡,跨性別,跨生活型態族群的。藉由贊助運動員,由運動員幫助品牌產品曝光於場上或社群平台上,能有效的幫助企業/品牌接觸過去需要花大錢或很難接觸到的目標族群,也藉由運動員與品牌產品的互動,進而讓新目標族群對品牌產品產生好感,達到宣傳效果。
四、靈活 & 彈性 (AGILE & FLEXIBLE)
以目前台灣運動員的情況來說,目前大部分運動員除最頂尖、國內職業聯盟發展成熟(CPBL),或是擁有國外市場外,通常都沒有專業經紀人幫忙,或是由家人幫忙處理相關事宜。而大多數粉絲頁及其內容也都是自己/家人/鐵粉幫忙經營。故在這種情況下,若有品牌與運動員合作,其實發揮的空間很大,包含合作方式、內容拍攝形式、拍攝內容、時間配合(休賽季)、推廣方式,在靈活度及彈性上都非常大。另外許多新生代的運動員其實是在社群媒體時代長大的,對社群媒體操作敏感度及手法都很熟練,也常會回饋品牌粉絲喜愛的互動模式。
五、商業機會 (BUSINESS OPPORTUNITY)
前面所提的四點大多集中在品牌形象及消費者接觸上,而最後一點要來提企業品牌最重視的”成果”,也就是商業機會。若上述4點與運動員都合作愉快的話,就可以與運動員進行商業機會的討論。從最簡單的產品導購與專屬折扣碼,到聯名商品,運動員Big Moment專屬優惠,出席品牌活動,都是直接帶給企業/品牌實質上的商業成果。
以上五點說明為何運動員是品牌的好合作夥伴,當然挑選合作運動員又是另一門學問,包含合作價值,運動員個性與品牌的契合度,甚至運動員場外形象建立,該運動員社群媒體的廣度及互動程度都是必須考量的點。但總歸而言,運動員與企業/品牌之間可以為彼此創造出許多意想不到的價值,也期待在台灣看到越來越多企業與運動員成為合作夥伴,共創佳績。